The post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在空氣質量方面,2024年,全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低于95.9%,PM2.5濃度不高于27.2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0%以內。到2025年,全區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不低于96.0%,PM2.5濃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0.0%以內。各市空氣質量目標指標見附件。
在主要污染物減排方面,2024年,全區NOX重點工程累計減排量不少于1.152萬噸,VOCs重點工程累計減排量不少于0.696萬噸。到2025年,全區NOX重點工程累計減排量不少于1.44萬噸,VOCs重點工程累計減排量不少于0.87萬噸。
The post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漓江生態環境質量報告(2023年)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桂林視察時,多次就保護好漓江、保護好桂林山水作出重要指示,并指出“保護好桂林山水就是對國家對民族最大的貢獻,這就是你們的‘國之大者’”,為桂林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確立了高標準、新使命。
廣西牢記領袖囑托,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風范、廣西特色、桂林經典”的總體思路和加快建設“一城一都一地一中心”的總體目標,以漓江保護為核心戰略,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全力打造桂林世界級旅游城市,走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以實際行動當好保護漓江、保護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2023年,漓江流域生態質量穩中有升,繼續保持“一類”,生物多樣性進一步豐富,生態系統完整性持續向好;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繼續保持Ⅱ類以上,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地下水環境質量狀況穩定;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優良天數比例為98.6%,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村環境質量優良比例繼續保持100%,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新成效。
The post 漓江生態環境質量報告(2023年)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廣西甲烷排放控制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十四五”期間,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有效提升,甲烷資源化利用和排放控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甲烷排放強度穩中有降,全區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持續提升。
“十五五”期間,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明顯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甲烷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
The post 廣西甲烷排放控制實施方案(公開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廣西2024年度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計劃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高質量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柳州、北海、防城港、貴港、玉林等設區市重點推進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貴港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等長流程鋼鐵企業各生產環節有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清潔運輸、監測監控系統等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南寧、桂林、梧州、賀州等設區市按要求推進轄區內短流程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
各設區市認真對照《環境監管重點單位名錄管理辦法》并結合本地實際,梳理更新涉氣重點行業企業納入大氣環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全覆蓋,督促相關單位依法安裝使用大氣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不具備實施污染物濃度自動監測條件的,應安裝能間接反映排放狀況的工況監控、用電(用能)監控、視頻監控等。
The post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廣西2024年度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計劃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南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度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作計劃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完成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下達的年度環境空氣質量約束性指標,市區優良天數比率不低于96.4%,PM2.5平均濃度不高于28.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比率0.0%。各縣(市、區)、開發區優良天數比率、PM2.5濃度、重污染天數比率目標任務;
水環境方面,2024年,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國家、自治區考核斷面水質達到考核要求;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千噸萬人”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進一步提升;鞏固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成效,建立防止返黑返臭的長效機制,持續推進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武鳴區、橫州市2024年底實現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水資源方面,2024年,全市納入國家和自治區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江(河)生態流量均達到保障目標要求。
水生態方面,2024年,濕地生態系統進一步改善,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有效提升,水源涵養區、河湖生態緩沖帶等水生態空間保護修復初見成效。有序推進美麗河湖保護和建設,打造“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優秀典范。
堅持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人居環境安全和堅決遏制土壤污染事故發生為底線目標,對照“十四五”目標及時序進度要求,實現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2%,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實施污染管控的優先監管地塊比例累計不少于75%,地下水國控區域點位水質保持穩定,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和污染風險監控點位水質總體保持穩定。
The post 南寧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2024年度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作計劃的通知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桂林市生態文明示范建設規劃(2023-2030年)(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通過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穩定形成與桂林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區域開發保護格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得到合理優化和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穩定性和生態服務功能穩步提升;綠色低碳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顯著增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全面打通,全面共享生態紅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升,環境風險有效管控,藍天白云、綠水青山成為常態;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大生態”理念融入社會各領域,人人盡責、共建共享的綠色自覺全面形成,建成居游共享的品質生活城市、山水甲天下的生態旅游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桂林新畫卷逐步展開。
到 2025 年,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工作全面開展。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在全國前列,綠色低碳經濟動能加速釋放,山水共融的城鄉風貌與特色文化更加突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健全。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更加優化,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全國前列,縣級以上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 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中向好,森林覆蓋率達 55.04%。
綠色低碳循環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經濟社會發展向全面綠色轉型,生態經濟加快發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生態食品等優勢主導產業總產值占工業總產值 65%以上;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3.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5%。
城鄉環境更加宜居宜人。污水、垃圾、供水等基礎設施持續改善,基本實現城市污水收集和處理全覆蓋,市城區黑臭水體消除率達到100%;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市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 35%;城市生態景觀持續提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 15 平方米。
山水文化名片進一步擦亮。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展明顯,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民族文化活動更加繁榮,基本形成具有桂林特色、優勢明顯的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體系,產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藝作品,桂林國內國際的文化影響力和旅游美譽進一步提升。
到 2030 年,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統一監管持續強化,生態環境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綠色低碳經濟持續壯大,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任務;世界級旅游城市建設取得標志性成果,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旅游產業體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美愈加彰顯。
The post 桂林市生態文明示范建設規劃(2023-2030年)(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北海市水、氣、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2021年-2030年)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本次環境 功能 區劃相較于 2012 年批準實施的《北海市城市環境功能 區劃分修編方案 》在內容上將合浦縣納入 了本次環境 功能 區劃分修編工作的涉及范圍。同時,隨著北海市經濟社 會的發展,北海市現行城市總體規劃也相較于原方案 所用的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了調整。為使生產、生活、經濟建設和環境 保護統籌兼顧 ,以利于控制環境 污染,改善人民生活環境 ,促進經濟和社 會發展,實現北海市的可持續發展,迫切需要 對現行的環境功能 區劃方案 進行調整與編制。
The post 北海市水、氣、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2021年-2030年)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北海市(含合浦)水、氣、噪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征求公眾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北海市(含合浦)水、氣、噪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
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修編范圍為北海市陸域面積 3964 km2,涵蓋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及合浦縣,不包含潿洲島-斜陽島區。地表水域為區域內主要水道、河流和水庫。
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修編范圍為北海市陸域面積 3964km2,涵蓋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合浦縣,不含潿洲島-斜陽島區域。
本次聲環境功能區劃修編工作所涉及范圍為北海市行政區(不含潿洲島及斜陽島),面積約 3964 km2,涵蓋海城區、銀海區、鐵山港區及合浦縣。
The post 北海市(含合浦)水、氣、噪聲環境功能區劃方案(征求公眾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柳州市城市區域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調整方案(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本區劃適用范圍為:柳州市柳南區、柳北區、城中區、柳東新區、魚峰區(除里雍鎮和白沙鎮以外區域)、柳江區的拉堡鎮、進德鎮行政管轄范圍和穿山鎮新興片區。本次劃分具體范圍是東至柳東新區,南至穿山鎮新興片區,北至石碑坪鎮,西至太陽村鎮的地域范圍;總面積1281.96平方公里。
The post 柳州市城市區域聲環境功能區劃分調整方案(征求意見稿)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The post 百色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 “十四五”規劃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總體目標:有序銜接 2035 年美麗中國和本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長期戰略目標,力爭“十四五”期間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水生態系統功能初步恢復,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推進格局基本形成。
具體目標:包括常規指標和親民指標,分別從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方面進行設置。
The post 百色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 “十四五”規劃 first appeared on 天津智易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